河套文化犹如一枝绚丽的花朵,在北疆文化百花园中熠熠生辉,为自治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增光添彩;依托7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我市将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以各种方式融入群众生活,各中心、所、站成为传思想、学理论、种信仰、育新人的重要阵地;多部作品获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自治区艺术“萨日纳”奖、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我市文艺精品创作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谋划推进,不断加强河套文化建设,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创建工作,不断激发文化领域创新创造活力,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做好“六篇文章”
助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
今年4月,巴彦淖尔市北疆文化研究院在河套学院揭牌。该研究院将充分发挥河套学院的学科优势,整合相关研究力量,协作攻关,全面深入挖掘、系统整理、精准传承并创新发展北疆文化。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颗耀眼明星,而河套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又是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加强河套文化建设,全力做好河套文化研究阐释、宣传推广、精品创作、遗产保护、暖心惠民、文旅融合“六篇文章”,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贡献力量。
理论研究是文化建设的根基,为此,我市建立健全河套文化研究阐释机制,调动专业力量,建立河套文化研究智库,为河套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坚实的平台支持。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挖掘河套文化的深厚内涵,致力于推动特色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倾力打造黄河流域重要的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围绕建好点、连成线、带动面,规划建设一批体现北疆文化元素的旅游景区、城市街区、特色村镇、度假康养聚集区,推动乌梁素海、新华林场、黄河湾步行街等文旅融合项目提档升级,推出红色游、乡村游、冰雪游、边境游等特色旅游产品。
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必须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我市坚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摆在重要位置,摸清文物资源家底,建立河套文物档案库,加强文物古迹、古老建筑、文化景观、非遗民俗等保护。与内蒙古师范大学合作成立北疆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河套基地。实施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安防、阴山岩画断代、高阙塞修缮、河套粮库旧址群修缮等工程及阴山岩画数字化展示、古籍数字化保护等项目。发挥好河套文化博物院、黄河水利文化博物馆、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内蒙古兵团博物馆等文化体验窗口作用,讲好文物故事,开发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
推出更多与时代相符的文化精品,是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市高度重视乌兰牧骑事业的发展,深入组织开展“学·创·演”系列活动,深化乌兰牧骑改革。全市各支乌兰牧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自觉从建设亮丽内蒙古的生动实践和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创美好生活的昂扬精神面貌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助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
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深化文明巴彦淖尔建设
“千里的那个雷声哟万里的闪,咱们革命的力量大发展,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一场文艺汇演在杭锦后旗“蛮会大戏台”拉开帷幕,台上演员表演激情投入,台下观众热烈回应。这样的文艺汇演活动,是我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各级相关部门深刻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重要意义,紧扣“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服务群众、引领群众的阵地作用,把党在基层的各项工作、各种载体、各个项目融合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
我市充分整合已有资源,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因地制宜整合打造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立理论宣讲、教育、文化、科技与科普、健身体育服务和融媒体“六大平台”,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送到群众身边,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创新文明实践载体,立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建立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库,涉及助学、助老、助残、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打造文明实践示范中心3个、示范所16个、示范站106个,新设置文明实践点44个,新建成文明团结超市170个,还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媒体专栏,通过“村村响”播放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播。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工作方案,把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等各类特色志愿服务队与农牧民素质提升“千村示范 万村行动”工作相互融合,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有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动员和社会动员等方式,蓝天救援队、消防志愿服务队、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等队伍作为应急志愿服务的重要力量,参与各类志愿活动。充分发挥“草原学习轻骑兵”宣讲团、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作用,积极组织发动文艺文化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为群众送去精神食粮。
以精品奉献群众
繁荣发展文艺文化事业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响应时代号召、植根河套大地,用文艺传播先进理念、体现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感念之情,用心创作、凝心聚魂、汇聚力量,以河套文化的百家争鸣服务北疆文化的百花齐放。”今年3月召开的全市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向我市文艺战线发出号召。
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品质文化供给。近年来,我市自觉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多次就加强文艺精品创作作出部署,出台《巴彦淖尔市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开展艺术创作,推出一批既突出地域特色又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全面展现巴彦淖尔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广大文艺工作者紧紧围绕地区经济社会新变化、富有新时代内涵新生活、展现人民精神新风貌的现实题材进行创作,我市文艺精品创作呈现一派繁荣景象。电影《片警宝音》《城市阿爸收》、纪录片《乌拉特婚礼》、歌曲《驼声萦绕的戈壁》《远方的故乡》、长篇纪实文学《大地的脉动——河套治水回望》荣获自治区第十四届、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呱嘴《王婆骂机》、小品《一个不能少》、电影《片警宝音》、歌曲《都在歌声里》、书法《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魔术《飞鸽》荣获第十二届、十三届自治区艺术“萨日纳”奖。蒙古文短篇小说《枯井三棵树》获得第十三届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
一件件文艺精品,成为闪耀于时代天空的星辰。去年,我市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创作推出《总书记到咱巴彦淖尔来》《温暖的嘱托》等文艺作品240余件。深入推进“两个打造”工作,举办第八届“黄河颂”书画展、“爱我中华”主题展和“长城两边是故乡——巴彦淖尔长城摄影展”等活动,开展“相约黄河至北 讲好黄河故事”联合采访、“中华文化走出去——河套文化篇”网络传播活动。市直属乌兰牧骑深入开展“学·创·演”活动,开展“送欢乐、送文明”百团千场基层慰问演出621场次,服务线上线下观众近100万人次。
为保护知识产权,激发文艺工作者创新热情,我市探索设立版权工作保护站,印发《巴彦淖尔市版权服务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版权服务工作站13个,为300余件文艺文化作品进行版权登记。
我市还实施“草原书屋”进学校进社区、“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推进全民阅读,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
(记者:刘蓓尧 编辑:雷丽娜 巴彦淖尔日报)
欢迎您访问巴彦淖尔文明网 巴彦淖尔市委宣传部 巴彦淖尔市文明办 主办
邮编:015000 电话:0478-8761702 传真:0478-8655852
邮箱:bynewmw@163.com 技术支持:包头敏捷科技